文/高靖
美中(大陸)台(中華民國)三邊關係今日的錯綜複雜狀態, 很大的原因起於美方基於其自身國家利益考慮, 在打開北京關係的初始階段,難免過於傾向中共拉攏對方, 但又為了顧全大國的面子,不能捨棄在台灣的中華民國, 想要兩邊討好,結果造成許多解讀混亂,引發了許多紛擾。
台灣獨立運動者天真的以為美國會支持台獨, 沒有歷史遠景的台灣政黨人士創造出不統不獨, 不要製造麻煩與變動,爭取美國認同與支持, 只要維持不知所以然的現狀即可。 大陸當局也不時以美中三公報的政治框架, 經常對美台關係發展施壓,造成各方的困擾。其實, 美中關係是利益關係,但雙方有正式邦交, 美國與中華民國之間沒有外交關係,卻擁有長期的友誼關係, 若能認清這些關係的侷限,就不會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從美國國務院公開的歷史檔案當中,有助於理解美中(中華民國) 關係隨著國際情勢改變,逐漸演變成美中(大陸)台(中華民國) 三邊關係的過程。美國與中華民國政府是長期盟友, 但基於1970年代的美蘇戰略對抗與解決越戰問題, 美國重新思考與北京關係正常化,這是基於雙方共同利益使然, 而不得不犧牲台灣的利益,但美國仍顧念在亞洲盟友如日、 韓等國的同盟關係,至於台灣,從尼克森總統時代, 政策上大致定性,就是與北京建交後,確保台灣分離的存在, 但美國並不支持台灣獨立,也不希望台灣挑釁,美國想要兩邊討好, 結果造成兩岸問題更加治絲益棼。
從二戰期間回顧,美國總統羅斯福非常支持中華民國抗日, 在羅斯福一手主導下,蔣中正才能夠以國府主席身分, 出席開羅會議,大大提高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 但是為了縮短戰爭時間,減少美軍傷亡, 以美國自己的利益優先考量下, 羅斯福另外與蘇聯領導人史大林在1945年2月在雅爾達達成密約 ,以中國東北的利益交換,希望誘使蘇聯在結束對德戰役後, 能夠打破對日中立的政治立場,對日出兵,早日結束戰爭, 這件事情日後不僅造成重慶當局派兵接收東北受阻, 也讓中共在東北坐大,國府甚至為了換取收回東北主權, 與蘇聯達成協議,允許外蒙古舉行獨立公投, 自此外蒙正式脫離中國政治版圖,蘇軍在東北劫匪般的掠奪, 更造成中國的重大經濟損失。
國共內戰期間,美國對於台灣地位問題,立場翻來覆去, 考量的仍然是美國利益,若中共取得政權,美國介入台海戰事, 恐怕不利雙方關係未來推展,但在考量台灣地理位置的戰略條件下, 美國又不希望台灣為中共控制。韓戰爆發後, 美國開始長期援助台灣,一方面是藉擴大政治影響力, 遏阻台灣的國府殘餘勢力發動對大陸軍事行動,破壞區域安定。 一方面藉著軍事、經濟援助,促成台灣能在安定環境下, 逐步發展經濟實力,並敦促國府推動落實台灣的民主政治。
美國與撤退到台灣的國府關係發展起起伏伏,如果不是韓戰, 杜魯門總統根本不想理會國府的死活。在艾森豪總統時代, 美台雙方關係開始加溫,甘迺迪總統任內雙方關係非常糟糕, 甘迺迪遇刺身亡,國府不派任何人到華府弔唁參加國喪, 可見雙方關係惡劣。尼克森總統在艾森豪政府的副總統任內, 曾訪問過台灣,住在蔣中正總統士林官邸內, 他競選總統敗給甘迺迪後,到台灣訪問仍然受到重視, 尼克森當選總統後,雖然選擇與北京發展正式外交關係, 卻始終堅持對國府的友誼關係。
從美國國務院的歷史檔案中可以看到,1972年2月14日, 就在尼克森準備啟程訪問北京前一星期, 尼克森與白宮國安顧問季辛吉的一場對話,對於季辛吉提到, 我們會維持我們在台灣的顧問的承諾,尼克森以友誼( Friendship)回應了季辛吉。 至於對中國大陸發展關係的目的,季辛吉說我們現在對中國的關切, 是利用中國抗衡蘇聯,尼克森對這個說法表達了肯定。
尼克森在1972年2月21日訪問大陸,返回美國前, 雙方簽訂了上海公報,為美中關係發展打開了僵局, 也從此改變了美中台灣三方的關係互動。 但是美國多年來對台灣的軍事援助,受到北京當局的強烈反對, 成了雙方推動關係開展的一個重要難題。
尼克森就在2月14日的會談當中, 與季辛吉討論了許多美中關係的問題, 尤其是對於中美簽訂公報可能對台灣造成的影響。 從對話當中可以發現, 尼克森擔心被美國保守派人士批評他跑去中國大陸, 然後出賣了台灣,他對季辛吉說,他根本沒有出賣台灣, 可是對於美國表明信守對日韓等國的防衛條約承諾, 卻因為顧慮發展建立與北京的政治關係, 而不提對台灣的防衛條約承諾,尼克森顯然感到不安, 並且對季辛吉表明他的憂慮。
尼克森關切台灣問題, 他問季辛吉有關美國國務卿羅吉斯對有關公報文字的看法, 季辛吉說,只給羅吉斯看有關台灣的部分,尼克森問, 羅吉斯對公報內容有表達過任何想法? 羅吉斯是否想要重新寫一份呢?季辛吉說,是的。尼克森說, 羅吉斯有交給你什麼東西嗎?季辛吉說,有的,但它非常荒謬。 季辛吉還告訴尼克森說,羅吉斯想要加入中方承諾的文字, 要中方承諾不會使用武力解決爭端。 季辛吉認為中共根本不會接受這個要求, 最後定稿的上海公報文字也證實了季辛吉的推測。
原本尼克森推動美中關係, 有一部分就是為了讓美國從越戰的泥淖中脫身, 老謀深算的尼克森這時顯露了他的盤算,尼克森說, 在我們結束了越戰後,假如大陸真的動武, 我們必定可以同意我們與台灣是有防衛條約效力的。 季辛吉附和著說是的,尼克森表示,我們不能放棄我們的條約。
最終在上海公報當中,美國表達了對韓國的安全承諾, 對日本友好關係的高度重視,對印巴衝突停火的肯定, 但是有關台灣問題,另外由美中雙方表達立場, 美國公開提出了認知到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 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不質疑這個立場。 美國雖強調中國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利益, 但也提出當區域緊張情勢趨緩,美軍全面撤出台灣的主張。 這個撤軍主張,後來在卡特政府變成與北京建交後, 美軍全面撤出台灣,而沒有考量台海情勢是否趨緩, 因為北京提出斷交、撤軍、廢約作為雙方建交的三個前提, 使得卡特沒有轉圜空間,美方的片面撤軍決定, 也證明美國仍以其自身政治利益優先,而選擇放棄台灣。
美中台三邊關係的發展,在雙方簽署上海公報後,有了很大的不同。 1973年10月3日,美國駐華大使馬康衛在華府與季辛吉會面, 然而根據國務院檔案,季辛吉原本不願意見馬康衛, 也不讓馬康衛與尼克森會面。幕僚向季辛吉建議,如果不見馬康衛, 可能會減弱馬康衛與國府行政院長蔣經國交涉的立場, 進而導致台灣追求更加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季辛吉改變主意接見馬康衛,他對馬康衛說, 他很遺憾在台灣的中國人受到了打擊, 季辛吉對於他們必須採取的行動,宣稱他的內心在淌血, 因為假如美國不採取這些做法,美國就會分裂, 美國必須在1971年採取行動(為了拆解越南問題, 這樣一來才能根據美國自己的節奏達成有關越南的協議)。 美國沒有背棄台灣,這個態度現在與將來都不會改變。
季辛吉告訴馬康衛,美國朝向完全承認北京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 最快在1980年可以達成。 也許在1975年會採取某些初期的行動, 可是我們不會把台灣逼到牆腳,如果台灣願意, 我們的行動將會包含採取有力的方法, 確保台灣保持持續分離的地位。馬康衛接著說, 這是假設台灣不會採取挑釁的行動,例如宣布台灣分離大陸。 季辛吉回答,的確是這樣,不可以有挑釁。 我們將確保台灣不會自動地落入大陸的手中。例如, 我們可以安排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不會失效,或者失效以後, 在某些情況下,條約可以自動回復效力。
從後來的發展可以看到,季辛吉的想法是過於天真了。 北京堅持廢約,卡特政府另以對台軍售取代防衛條約失效的問題, 站在美國的立場上看美國對台灣軍售, 軍售武器的品質好壞並不是重點, 軍售對台灣安全產生的政治心理效應,更優於武器的性能好壞。
季辛吉對馬康衛的建交談話, 與季辛吉在1973年8月6日對中華民國駐美大使沈劍虹所說的不 同。沈劍虹問季辛吉,如果美國承認北京是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呢? 季辛吉表示,除非北京承認台灣分離的存在,否則這就不會發生, 但是美國沒有承認北京的計畫。 季辛吉告訴沈劍虹美國沒有承認中共的說法,在短短兩個月後, 季辛吉會見馬康衛時,卻變成建交方向不會改變, 美國能否值得台灣信任,歷史殷鑑不遠。
不過,季辛吉還是告訴沈劍虹,美國無法容忍大陸對台灣軍事侵略, 再次表達了美國對台灣這位盟友的某些同情。 美國對台灣安全的顧慮,顯示美國希望在兩岸當中採取平衡的措施, 一方面不能放棄對大陸的關係推展, 但也不能不顧及台灣幾十年來的自主存在,站在美國的立場上, 保持兩岸分離的狀態,最符合美國的利益, 但是站在兩岸自身的立場來看,當兩岸實力消長,美國力量減弱, 台灣能否永遠保持分離的狀態,恐怕是個大問號, 是要被迫接受統一,還是透過談判尋找政治上的解決方案, 都不是一時容易解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