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靖
大陸在1960年代研發完成核武, 台灣也在1970年代積極投入核武研發,奈何美國政治壓力, 1977年春天,美國第一次施壓,迫使台灣將研發工作更加隱密, 直到1988年1月蔣經國總統死後, 為美國從事間諜工作的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叛逃美國, 才讓台灣核武研發告終。核武研發在國府內部也是意見分歧, 立場親美的官員多反對核武研發,錢復在外交部次長任內, 無視於中科院努力突破困境的努力,他曾對美方表示, 台灣研發核武是自殺。
蔣中正總統在1975年病逝前,國府早已經開始研發核子武器, 分別有代號新竹計畫與桃園計畫都與研發核武有關。 國府選在桃園石門水庫偏遠地區成立中山科學研究院, 選擇石門水庫附近,主要是當年興建水庫時, 興建了不少房舍供美國顧問居住,水庫建成後,這些房舍空置, 剛好可以撥給中科院使用,一方面也比較隱密。
中科院最初的目的就是要研發核武。當時中科院一所, 是研發核武主力,二所是火箭飛彈研發,提供核彈頭的投射能力, 這兩個單位在當時可說是網羅了台灣重要的科技人才投入研究。 中科院雖然秘密研發核武,但從1960年代開始, 台灣在國際上有關研發核武活動,早就已經被西方國家盯上, 加上國府內部許多親美人士, 紛紛主動向美國提供政府內部機密訊息, 使得國府不斷受到美方壓力。
美方在福特總統時代,大概已經開始精確掌握台灣的研發能力, 1974年8月23日中情局一份情報研析報告指出, 台北當局進行小規模核子研究,其中有非常明顯的核武選項。 大約五年後,台灣將能生產核子裝置。 台北當局的決策會受到美國政策的兩個關鍵領域影響, 一個是支持台灣的安全,以及關於台灣核武裝可能性的態度。 台北目前的方向,可能會朝向發展核武。
1975年2月18日,福特收到一份武器管制報告, 其中分析台灣與南韓的核武研發能力,當時南韓還落後台灣許多, 南韓需要十年才具備研發核武的初始能力, 台灣則在五年內就可以有這個能力。 阿根廷可在十年內有引爆核武能力,巴西緊跟在阿根廷之後, 南非也有研發核武能力。 巴基斯坦正在設法獲得生產核武原料的方法與技術, 伊朗與伊拉克都在設法投入核武研發。
1977年是台灣核武研發第一次受到重創,美國經過多年的監控, 以及經由國府內部充斥各處的美國間諜協助, 甚至還有學術界人士主動向美方提供敏感的核武研發訊息, 這些訊息都引起美方憂心與關切, 當時美方認為必須趕快遏止台灣的核武研發能力。
卡特總統在1977年1月20日上任, 他就職後不僅急著推動與北京建交, 也延續福特總統對台灣研發核武研發的關切。早在卡特上任前, 1月11日美國駐華大使館副館長蘇利文拜會外交部次長錢復, 討論有關台灣研發核武的活動。1月17日, 美國福特政府派遣了一個小組來台灣,調查台灣研發核武的情況, 當時台灣如臨大敵。
經由國府內部美國間諜提供的情報, 當時中科院是美方指定要前往調查的地方, 根據中科院當年親歷美方檢查的人士透露, 那時軍方為了隱瞞核武研發,趕緊將一所的核武研發人員撤離, 改派二所相關工作人員到現場裝扮是一所的研發人員, 並且提醒他們面對美方查問時, 都要說就是他們在這個地方進行研究工作,為了增加可信, 他們把試射火箭與飛彈所需要的高速攝影機,都抬了出來擺設, 掩蓋研發核武的事實。
結果美方調查小組搭乘直升機到了現場後, 幾乎每位美國調查小組成員都會說中文, 現場許多中科院技工一遇到這些美國調查人員用中文問許多問題, 都支支吾吾,不知道如何回答,中科院要隱瞞研發核武的用心, 不到五分鐘就被識破, 美方人員還在可疑的研發核武營區到處挖土進行檢驗,收集樣本。 這位人士說,當年中科院還向西德採購了精密的雷射儀器, 用來研究開發核子武器,這些當時都想辦法藏起來, 不讓美國人發現。
根據國務院解密檔案,美方來台調查後不到一個月,2月12日, 美國國務院電報請求美國駐華大使安克志, 要與行政院長蔣經國討論核子問題的嚴重性, 國務院要求安克志必須讓蔣經國深刻了解,卡特決心運用他的權力, 防止核擴散。2月15日蔣經國宴請安克志, 從安克志回報國務院的電報中可以看到, 當時安克志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向蔣經國說明美國對台灣研發核武的態度。不過, 安克志向蔣經國表達關於卡特重視核擴散危險的重要, 他被要求要提醒蔣經國注意這個問題。安克志說, 中華民國政府對於核武的承諾,必須完全作到, 否則會影響雙方在核子領域的研究,也會危及其他方面的合作。
依據安克志2月16日發給國務院的電報, 他在2月14日晚上接受錢復在官邸舉行的晚宴款待, 他向錢復轉達了美國政府有關台灣核武研發的訊息, 錢復希望美方對於美國在關閉核燃料再處理實驗室這件事情所扮演的 角色,能夠對外有所保密。錢復還向安克志提出蔣經國的疑問, 美國是否對其他國家也採取對台灣一樣的強硬路線。
有關研發核武的看法,在台灣的政治官僚與科學家、國防部的看法, 南轅北轍。安克志轉述錢復的說法, 錢復自稱像他這樣務實心態的政治官員, 在接觸中國海內外的科學家。以及那些重視國家安全與優勢的人, 還有希望追上世界科學進步的人的時候,都感到非常困難。
安克志告訴錢復,有關核武問題的態度,美國對南韓、巴基斯坦、 巴西的討論,眾所周知都是一樣的。安克志也提醒錢復, 美國對中華民國政府顯然沒有信守原先承諾所採取的行動, 感到非常關切。錢復面對安克志的嚴肅表達,當面告訴安克志, 他與其他政治官員都能認識到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合作的重要, 更多往研發核子武器的意圖,都是自殺。
卡特的國安顧問布里辛斯基也在2月16日收到國安會幕僚奧森伯格 的備忘錄,這份備忘錄載明了美國調查小組在台灣的發現。 奧森伯格表示,台灣就算沒有美國的協助, 有能力在未來的二年到四年之間引爆核武裝置。 關於調查小組在台灣的發現, 國安會幕僚葛列斯汀寫給主管政治事務的國務次卿哈比布的備忘錄中 也提到,限在的情況需要全面的行動, 調查小組認為我們應該尋求終止所有中華民國的核能研究。
3月26日,國務院電告美國駐華大使館, 我們必須採取堅定而全面的行動, 解除我們在台灣面臨得核擴散風險。 國務院訓令安克志在盡快的時間內拜訪蔣經國, 根據國務院提供的談話要點,陳述美國對核子問題的立場。 在口頭陳述之後,安克志必須留下一份正式的節略, 具體陳述美國的立場。
3月28日安克志見了蔣經國, 口頭表達了美國政府對於核武擴散的關切,根據國務院的紀錄, 蔣經國對安克志重申,中華民國支持卡特的非擴散政策。 4月12日,錢復以外交節略回復美國大使館, 表達中華民國政府完全接受美國政府所提出的要求。4月29日, 布里辛斯基將台灣核武研發的處理情況,向卡特提出書面報告, 布里辛斯基說,美國打擊台灣研發核武計畫的努力, 已經獲得明確的預期結果。卡特看過報告後, 在這份報告旁邊空白處,批示了「很好」。
美國在1970年代持續監控台灣的核武研發, 在1977年春天給了台灣重大打擊, 台灣研發核武能力遭到美方制止, 可是這樣委曲求全配合卡特的政策,並沒有換來美國的善意, 1977年卡特打壓台灣核武研發的同時, 也積極與中共展開談判建交,一年後,台灣無力挽回, 卡特決定與北京建交。美國斷絕與中華民國的外交, 卻沒有減少對台灣的政治壓力, 當時中科院進行中的地對地飛彈計畫也因美國壓力中止, 曾在國慶閱兵展出的地對地青蜂飛彈,當時還未完成,只是個模型, 正是在美方壓力,台灣被迫停止研發。台灣失去了美國的外交承認, 依舊無法避免美國的政治影響力, 尖端的國防科技自主研發屢屢遭美國橫加干涉。
1977年台灣遭受重大打擊後的10年, 仍瞞著美國秘密研發核武,蓄積能量, 但是台灣有太多美國間諜提供美國情報, 美國仍在1988年1月向新任總統李登輝表達美方要求停止研發核 武的立場,這次壓力之後,中科院連核研所都廢除了, 美方每隔幾年就到台灣檢查一次。雖然核武研發受阻, 可是地對地飛彈的研發,從中科院成立以來就沒有停止過, 只是沒有核彈頭的地對地飛彈,缺少了戰略嚇阻, 在兩岸可能出現的台海衝突當中,所能扮演的戰略角色有限, 僅能有輕微的打擊能力,對於腹地深廣的大陸而言,效益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