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冠璽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政府是否應當制定產業政策?這是中國大陸經濟學界爭辯已久的重要話題。這個辯論最早源起於林毅夫與楊小凱;在楊小凱英年早逝之後,張維迎抱持著與楊小凱近似的態度,繼續與林毅夫論戰不休。
張維迎認為創新和新產業是不可預見的,實現創新的唯一途徑是經濟試驗的自由,也就是哈耶克所講的,具有不同知識和不同見解的「眾人的獨立努力」,而不是將自己鎖定在預定的路徑上。產業政策是披著馬甲的「計劃經濟」,中國經濟結果持續存在的結構失調、產能過剩,乃是政府產業政策主導的結果,中國失敗的產業政策比比皆是;而沒有產業政策的「利伯維爾場」(free market,經濟個人主義者完全依靠市場自我均衡的代表性經濟理論)下技術進步最快。
林毅夫則認為,雖然二戰後很多國家的產業政策並不成功,但我們從未見過不用產業政策而能成功追趕發達國家的發展中國家,也從未見過不透過產業政策而能繼續保持領先的發達國家。在關於什麼是產業政策的問題上,林毅夫提到,領先的產業是政府支持的,產品創新背後的基礎研發,不會有企業家願意花巨大的成本投入,因為風險太高,所以必須依靠政府資助的各個科研項目來完成,而這一部分的研發投入,應當算作是產業政策。
林毅夫表示,從新結構經濟學來看,發展是有藥方的;一個是有效的市場,另一個是有為的政府。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必須要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家」,他可能面臨失敗的風險。因此,政府需要給予一定激勵,企業家才會積極的去冒這個風險,發達國家的專利制度發揮的就是這種功能。當市場失靈的時候,需要一個「有為的政府」來協調不同企業之間的資源,或是由政府直接提供相應的服務。唯有如此,才能使具有潛在的比較優勢的產業,變成新的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中國並不是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可動員和配置的資源有限,不可能滿足所有各種可能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所需的外部性補償,以及完善相應的軟硬基礎設施的要求。因此,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必須對可能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經濟和社會回報做出甄別,協助企業家從事那些回報最高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經濟最好最快地發展。
根據筆者的研究與觀察,林毅夫與張維迎的辯論,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交集。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有著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的國家功能認知與不同的和諧社會理想圖景。計劃經濟體制在中國仍有存在的必要,至少它的階段性任務還沒有完成。
發達國家絕非沒有產業政策。例如美國西海岸的矽谷,將頂尖大學的科研能力和高新技術企業有機的結合,促使最新的科研成果產業化。更重要的是,矽谷開拓了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模式。例如:風險投資、孵化器、股份期權、科技園…等。美國聯邦政府編列了大量的研發經費預算,美國的私人企業也投注了高額的研發經費,支持了矽谷的許多大學與各個實驗室的關鍵技術的發展。矽谷的研發人員佔到矽谷總從業人員數量的10%以上,這是美國平均水平的2倍,更不知道是其他國家的幾倍。矽谷是海外科技人才集聚創業最集中的地區,華裔和印度裔創辦的高技術創業企業,佔到了矽谷企業總數的23%。在矽谷的技術人員中,亞洲人佔了60%;矽谷的高級技術人才中,有33%來自海外。美國通過一系列的智慧財產權法律、商業運作法律,以及開放又有彈性的移民政策,為矽谷的繁榮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撐體系。
我們再看美國的東岸,以哈佛、MIT為核心所建立起的生物醫藥科技業,其所帶來的各方面效益,已能與矽谷的成就分庭抗禮。美國生物醫藥產業在全球有著代際優勢,美國佔有世界近六成的生物醫藥專利。奧巴馬擔任總統期間,美國的科研經費大幅上漲,美國政府先後推出了「使用先進革新型神經技術的人腦研究」計劃(Brain Research through Advancing Innovative Neurotechnologies,the BRAIN Initiative)、精准醫療計劃,以及癌症登月計劃等。矽谷與波士頓的成功,處處體現著美國政府的支持,這是實實在在的產業政策。
正確的產業政策,對台灣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人才和技術是推動創新的第一生產力,這是中小企業所急缺的創新資源,也是培育和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關鍵。促進大學的人才、技術與中小企業的全面對接和協同發展,是破解當前創新困境的重要方法。企業對整個經濟和市場的敏感度最高,瞭解市場需要什麼;大學與企業的互聯共建,可以確保大学的研究走在时代的前沿。前瞻計畫等於是灑錢計畫,除了政治綁樁之外,看不出有任何「前瞻」性。當前的產業政策,必須是有選擇的「精準發展」。政府將在明年推動「玉山計畫」,行政院值此重新編列算之際,應當藉此機會,認真檢視現有的產業與人才政策,務必將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用。行政院各部會要全力配合,並與立法院協調好,要為引進人才開闢各種綠色通道。期待袞袞諸公在推出政策時,能少一點政治考慮,多一點民生關懷,台灣人民的福祉,正掌握在你們的手中。
原文《政治少一點 民生多一點》登載於《中國時報》2017年9月16日,中時電子報